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 B.退耕还草 |
C.保护沼泽地 | D.植树造林 |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东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C.黄土高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下图中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水系发达,据统计,其支流总数超过1.5万条。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题。该河河口处近1 000平方千米的海域被称为“淡水海”,是淡水鱼和咸水鱼共同的家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寒暖流交汇 | B.河流泻水量大 |
C.大陆架宽浅 | D.处在鱼类迁徙路线上 |
该河输沙量巨大,河口处却未能塑造出宽阔的三角洲,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持续下沉 | B.地处赤道附近,风力微弱 |
C.泥沙等悬浮物被强大的洋流搬运 | D.泥沙等悬浮物被挖沙船搬运 |
能体现出图中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 |
B.纬度低→地形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 |
C.山地海拔高→水热充足→自然带类型多 |
D.东部为平原→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 |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埋藏于致密的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时,把大量清水高压注入地下井,使页岩气流入井中得以收集。读“页岩气埋藏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题。图中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A.受常规天然油气挤压,埋藏更深 |
B.游离性更强,开采难度更小 |
C.埋藏于断裂带,岩层裂隙发育更高 |
D.位于向斜槽部,分布在页岩孔隙中 |
大规模开采使用页岩气,可以
A.改变地表形态,并导致地面沉降 |
B.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低碳效益明显 |
C.导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循环更活跃 |
D.加剧大气环境污染 |
我国有两处名为“天池”景区,分别位于新疆天山和吉林长白山。天山天池为冰碛湖,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火口湖。据此回答下题。
塑造天山天池和长白山天池的主要地质作用对应图b的相关数字序号分别为
A.①② | B.①③ | C.④② | D.②① |
下图为“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题。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A.16.5℃ | B.19.5℃ | C.18.5℃ | D.17.5℃ |
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A.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 B.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
C.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 D.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题。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 |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减小 |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