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和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 B.退耕还草 |
C.保护沼泽地 | D.植树造林 |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东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C.黄土高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甲为“‘嫦娥二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不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A.总星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太阳系 |
“嫦娥二号”发射期间,地球位于图乙的
A.①~②之间 | B.②~③之间 |
C.③~④之间 | D.④~①之间 |
关于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 B.每天都重合一次 |
C.除二至日外均能重合 |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
C.太阳活动的最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
D.日地距离遥远,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合平元年),有古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内部的化学反应 |
B.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
C.色球爆发释放出来 |
D.太阳内部氢原子裂变成氦原子释放出来 |
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 B.色球层 |
C.日冕层 | D.内部 |
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总量,赤道地区大约是极地地区的
A.2倍多 | B.1/2 | C.相当 | D.10% |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既有纬度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 |
B.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 |
C.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 |
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