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
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是催化氢键的合成 |
B.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
C.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
D.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RNA |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下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
B.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
C.Ⅰ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等于男性 |
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
下图表示某遗传病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如果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 |
B.由上图可判断乙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 |
C.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1/4 |
D.1、2再生一个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1/4 |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
A.1/2 | B.1/2n | C.1/2n+1 | D.1/2n-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遗传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孟德尔遗传规律成立的前提之一 |
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
D.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