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20分)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图中C:_________ 所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______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_________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__________。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
光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生态 瓶编号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 ;
② 。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 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 ;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 途径产生CO2。
分析下面碳循环示意图并据图回答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①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的;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的。
(2)岩石圈中的碳以 形式储存,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碳的存在形式是 。
(3)由图中可见,碳循环带有 性,属于气体型循环。
(4)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还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②表示的是 关系,其②内部之间还可存在 关系;④表示 。
(5)参与过程④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
(6)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产生 效应。
(7)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
① ;
② ;
③ 。
(8)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 ,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 ,因而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请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并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
材料用品:小鱼、水蚤、水草、池泥、大试管、橡皮塞、培养皿、吸管、小鱼网和凡士林。
请完善步骤并回答问题:
(1)方法步骤
①在大试管底部铺上一层约10 mm厚的池泥;
②沿大试管壁加池水至距试管口40 mm处;
③往大试管中放入;
④大试管口;
⑤将试管放到。
(2)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存在于中。
(3)在小鱼的大小的选择上应选择体型的,原因是。
(4)该生态系统能建立能量的暂时平衡,原因是。
(5)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下列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①~⑦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⑦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C代表的是。写出连线⑥上的联系词。
(2)若①~④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表示B通过作用提供原料给C。若①~④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的箭头联系是。
(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