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变大 |
C.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
D.我们能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C.红磷燃烧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D.该实验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二氧化碳和氧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D |
水和双氧水 |
加二氧化锰 |
观察颜色 |
绿茶中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属于化合物 |
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单宁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g |
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
盛装酒精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志是
A. B.C. D.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 |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
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导管口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