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两题。
题菊花 唐 黄巢①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②,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①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②青帝:司春之神,主管春天时令的神。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言菊多,勾画出了 “孤高绝俗”的菊花形象。 |
B.第二句写菊花凌寒盛放,散发清香,却得不到欣赏。 |
C.第三、四句运用想象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D.本诗起句平实,结语豪壮,给人以不同凡俗之感。 |
菊 唐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注高。
【注】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黄巢的《题菊花》和郑谷的《菊》同是咏菊诗,但表达的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j完成下列各题。
秋夜闻笛
[元]萨都刺
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注]萨都刺:元代著名诗人,其故乡为雁门关下的荒漠地区。联系全诗,赏析诗歌第二句中“寒”字的妙处。
“笛声”是古诗中富有韵味的一个常见的意象。唐代诗人成彦雄《村行》一诗“暖暖村烟暮,牧童出
深坞。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与《秋夜闻笛》中的“吹笛”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荆扉。
雉雏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注】①雉雉(gòu):野鸡呜叫。
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官舍竹
王禹傅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注。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做干的虚衔。
(1)第三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诗人通过“官舍竹”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问题。
昭君怨
南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③都来:算来。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