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两题。
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①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②青帝:司春之神,主管春天时令的神。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言菊多,勾画出了 “孤高绝俗”的菊花形象。
B.第二句写菊花凌寒盛放,散发清香,却得不到欣赏。
C.第三、四句运用想象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本诗起句平实,结语豪壮,给人以不同凡俗之感。

菊             唐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黄巢的《题菊花》和郑谷的《菊》同是咏菊诗,但表达的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后面题目。
归乡
陆佚仁①
万里归蓬万里云,关山过处忆犹新。
凄凄峪道金狄马,寞寞重山武穆心②。
故里梨园停宿雨,圩③中旧巷走乡音。
茶淡火熄人寂静,浅秋摇曳月黄昏。
注:①陆佚仁,明正德银川卫职方司书办,受刘大夏案牵连,被迫辞官。②北宋名将狄青,受朝廷猜忌,郁郁而终,葬于汾阳峪道河。金狄,墓前神道两侧的石人石马,其中的武将名金狄。武穆,指岳飞,因奸臣秦桧陷害,被召南归,风波亭被害,有词“小重山”。③圩:江淮低洼地区村庄周围防水的堤。
请分析颔联运用的手法和表达效果。
纵观全诗,说说诗人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县斋愁坐作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公元1108年,葛胜仲由礼部员外郎被贬歙州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愁绪?
“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颔联用得很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试分析其妙处。
本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习题。
落梅二首(其一)
陆 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请简要分析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格?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送述古【注】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有人认为,这首词中“亭亭”“荧荧”两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词句,选择两词中的一个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阕为例对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