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种气候类型资料图”,结合它们在世界上的分布,完成下列要求。
(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和 。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
(3)A气候类型名称为 ,其最大分布地区位于大西洋沿岸的 (海)地区。
(4)B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附近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 (植被类型)。
(5)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的 (东岸、西岸、内部);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美洲西侧,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海南省白沙县地区分布 气候。
(2)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分布 气候。
(3)非洲北部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
(4)亚洲地区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
(5)赤道附近亚马孙河流域分布 气候。
(6)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 气候 。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受纬度因素影响, 降水多, 降水少。
(2)受海陆因素影响,在温带 地区降水多, 地区降水少。
(3)受地形因素影响,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 降水多,大陆 岸降水少。
读“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气候的名称
① ② ③
(2)以上气候中属冬季多雨型的是 ,属夏季多雨型的是 。(填序号)
(3)气候①的特点是 。
(4)气候②的特点是 。
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
①________铁路,②______铁路,③_______铁路, ④_______铁路。
(2)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不仅铁路交通便利,而且具有______________运输的优势。
(3)从武汉运输医疗队和医疗器械支援甲型H1N1流感的发源地墨西哥,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
(4)①铁路和②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名称是_________。
(5)④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夏秋季节是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耕地面积由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至2011年初的18.26亿亩,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成为了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材料二: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2004年中国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
(1)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提供场所的自然资源是 。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部季风区是中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同时也是中国人口 (密集或稀疏)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2)东部季风区的耕地以秦岭和淮河为分界,以北的A地区耕地类型为 ;以南的B地区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带,主要粮食作物为 。
(3)C地位于 (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4)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 现象十分严重,因此 ,切实保护耕地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