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是我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试点城市。截止2012年底,该市共有15.9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有九成企业税负减轻。2013年1月,国务院决定选择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推广“营改增”。“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是( )
①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②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益经济结构调整
④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分配制度的有
A尽量利用行业垄断或某些特殊政策为本单位职工谋取实际利益,改善职工生活
B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D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支持力度,努力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①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认识的深化②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③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④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②按管理要素分配③按技术要素分配④按企业效益分配⑤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
上海某国有药业有限公司与四位博士合办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原公司注册300万元拥有60%的股份,四位年轻博士以“无形资产”——知识拥有40%的股份,既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又实现了个人技术与国有资产的结合。这四位博士取得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要素所得
C按生产要素所得 D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