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
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C.由N→O,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细胞核的结果
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和N→O相同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造成相关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易造成豆腐腐败变质
B.制作果酒时,先除去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可能造成葡萄霉烂
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
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造成洗涤效果差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B.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
D.装瓶时,应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毛霉可利用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B.豆腐胚表面有毛霉、青霉、曲霉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应控制在15~18℃环境条件下
D.加入较多的香辛料既能调味又能缩短腐乳成熟的时间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
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
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后期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后期发酵中腐乳风味形成与蛋白质的降解密切相关
B.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C.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影响后期发酵
D.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情况对后期发酵无直接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