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合力做的功与动能改变关系”的实验,他们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如图所示。并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然后保持小车和重物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小车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s)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时要求每次小车都从静止释放。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d=__________cm。
(2)如果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小车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像来反映合力做的功与动能改变关系,则他作的图像关系是下列哪一个时才能符合实验要求____。
A.s-t B. s- C. s-
D. s-
(3)下列哪些实验操作能够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_。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重物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必须保证小车从静止状态开始释放
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 4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其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
(2)AD段的加速度为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m/s。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1和2,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现用一个小钉固定住绳套1的位置不变,而改变弹簧测力计2的位置拉橡皮条,结点仍到达位置O,则绳套1的拉力大小(填“不变”或“变化”)、方向_________.(填“不变”或“变化”)
下图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A、B灯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检查故障:(每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档进行检查:
①那么选择开关应置于下列量程的_______________档.(用字母序号表示)
A. 2.5V B. 10V C. 50V D. 250V
②该同学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定故障是_______________.(假设只有下列中的某一项有故障)
测试点 |
电压示数 |
a、b |
有示数 |
c、b |
有示数 |
c、d |
无示数 |
d、f |
有示数 |
A. 灯L1断路 B. 灯L2短路
C. c、d段断路 D. d、f段断路
(2)用欧姆档检查:
①测试前,应将开关S__________(填“断开”或“闭合”)
②测量结果如右表所示,由此可以断定故障是__________.
A. 灯L1断路 B. 灯L2断路
C. 灯L1、L2都断路 D. d、e间导线断路
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1)该学生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
B.电流表接线有错 |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
D.电压表接线不妥 |
(2)画出这个实验的正确电路图.
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1)该学生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
B.电流表接线有错 |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
D.电压表接线不妥 |
(2)画出这个实验的正确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