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 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2 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①=② |
B.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为4OH--4e-=2H2O+O2↑②中负极为2H++2e-=H2↑ |
C.溶液的pH变化:①减小,②增大 |
D.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 |
下列说法中用离子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食醋、淀粉碘化试液检验加碘盐中的碘:IO3-+5I-+6H+=3I2+3H2O |
B.KHSO4熔融状态下电离:KHSO4=K++H++SO42-- |
C.Fe(NO3)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3Fe2++NO3-+4H+=3Fe3++NO↑+2H2O |
D.明矾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Al3++4OH-=AlO2-+2H2O |
下列实验过程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①配制100gl0%CuSO4溶液,称取l0g硫酸铜晶体溶于90g水中
②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④质量分数为10%和90%的两种硫酸等质量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③ | B.②⑤ | C.①②④ | D.②③④⑤ |
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静置,过滤,取出沉淀洗涤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的溶液所含金属离子的种类与原溶液相同的是
A.Al3+、Ca2+、Cu2+ | B.Fe2+、Mg2+、NH4+ |
C.Na+、Ag+、Mg+ | D.Mg2+、Fe3+、Cu2+ |
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溶液:NH4+、Na+、Cl-、CO32- |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
C.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AlO2-、S2-、CO32- |
D.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