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
B.亚硫酸钠和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 |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
D.氯化钠和浓硫酸生成氯化氢 |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
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
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
下列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钠:CH3COOˉ+ H2O = CH3COOH + OHˉ |
B.硫化钾:S2ˉ+ 2H2O![]() |
C.氯化铵: NH4+ + H2O![]() |
D.硫酸铁:Fe3+ +3 H2O![]()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
B.用10 mL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 |
C.硅酸钠溶液保存在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
D.用广泛pH试纸测定某浓度醋酸溶液的pH为4.5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D |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