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加热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
可检验溴元素的存在 |
B |
苯中有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
可除去苯中的苯酚 |
C |
乙烷中有少量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
D |
测苯与液溴反应前后的pH |
验证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还是取代反应 |
Zn和Cu及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写下了一些记录:
卡片No:28 Date:2014.3.8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阳极,Cu为阴极;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为Zn→Cu;④Cu极有H2产生; 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mol; ⑥正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 |
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D.③④⑥
向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图中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基本正确的是
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B>C B.A>C>B
C.C>B>A D.B>C>A
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在此时间内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0 mol/(L·s)。则此一段时间是( )。
A.1秒 | B.2秒 | C.0.44秒 | D.1.33秒 |
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