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1)在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 ,
写出a中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l0 mL水、8 mL l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其中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_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9 mL
(5)在最新的家用汽车的调查中发现,新车中气体的质量不符合标准。汽车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及材料.它们都会产生大量有毒的有机物气体.其中一种有毒气体的质谱图如图:
①则由图可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②若该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吸收峰则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___。
③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3一种沉淀;
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
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1).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①过滤 ②③干燥。
(2).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①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 →→。
②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③能证明生成物中只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3).若Cu(OH)2和CuCO3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①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实验结束时通人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②取一定量沉淀
样品,充分加热待样品完全分解,最后称装置C质量增加了3.6克,称装置D质量增加了8.8克,则沉淀样品中Cu(OH)2与Cu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Ⅱ的名称是。
(3)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____混合物。(选填编号)
A.固体和液体 | B.固体和固体 | C.互不相溶的液体 | D.互溶的液体 |
(4)混合②中加入少量Na2SO3的目的是。
(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
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若假设成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__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关于有机化合物中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用CuO作氧化剂(在氧气流中)将有机物氧化,再对产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现取m g某种氨基酸(CxHyOzNp)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N2。实验在下图装置中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开始时,先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装置图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用字母填空,下同)_________,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⑶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读取N2的体积是,应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_______。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 B.生成水的质量 |
C.通入氧气的体积 |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实验室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催化剂MnO2;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HNO3酸化。
(1)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
(2)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
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
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 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⑵ 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 mol。其主要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①;
②。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下图
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⑷ 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
原因 |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