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 ΔH<0。现将2molA和2molB充入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molC和6mol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1)。
关于两容器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B.两容器达平衡后升高相同的温度,两容器中物质D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 |
C.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份的体积百分组成相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 |
D.在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和2mol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浓度与乙中物质C的浓度相等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
B.不用浓硝酸与铜屑反应来制取硝酸铜,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
C.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 |
D.锌与稀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说明稀硝酸能使锌钝化 |
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向NaHCO3固体中加入新制的氯水,有无色气泡产生(H+) |
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Cl2) |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HCO3-、OH- | B.Cl-、Ca2+、CO32-、K+ |
C.Na+、Cu2+、NO3-、Cl- | D.K+、Na+、Cl-、SO42-= |
自然界存在NaIO3,可利用NaIO3与NaHSO3溶液来制取单质碘。反应分两步进行:IO3-+3HSO3-=I-+3SO42-+3H+;IO3-+5I-+6H+=3I2+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IO3是氧化剂, HSO3-是还原剂 |
B.生产中可得到副产物H2SO4和Na2SO4 |
C.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D.HSO3-的还原性比I-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