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
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
C.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型一定越强 |
已知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QKJ,而生成的CO2恰好被200ml 5mol·L-1KOH溶液吸收生成正盐,则丁烷的燃烧热△H为()
A.—8Q kJ·mol-1 | B.—4Q kJ·mol-1 |
C.—20Q kJ·mol-1 | D.—16Q kJ·mol-1 |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 |
反应温度/℃ |
Na2S2O3溶液 |
稀H2SO4 |
H2O |
||
V/mL |
c/(mol·L-1) |
V/mL |
c/(mol·L-1) |
V/mL |
||
A |
25 |
5 |
0.1 |
10 |
0.1 |
5 |
B |
25 |
5 |
0.2 |
5 |
0.2 |
10 |
C |
35 |
5 |
0.1 |
10 |
0.1 |
5 |
D |
35 |
5 |
0.2 |
5 |
0.2 |
10 |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
A(s)+2B(g) C(g)+D(g) 已达平衡标志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 | B.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C.混合气体的压强 |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
下列方法对2SO2(g)+O2(g) 2SO3(g)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加入SO3 | B.容积不变,充入N2气体 |
C.压强不变,充入N2气体 | D.降低温度 |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H=Q1 kJ·mol-1
2H2S(g)+O2(g)=2S (s)+2H2O(l)△H=Q2 kJ·mol-1
2H2S(g)+O2(g)=2S (s)+2H2O(g)△H=Q3 kJ·mol-1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 | B.Q1>Q3>Q2 |
C.Q3>Q2>Q1 | D.Q2>Q1>Q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