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我省城镇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省委领导班子通过街区走访、召开民主座谈会、网络民意调查等途径,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形成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议,提交省人大讨论并表决通过,为全省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委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
材料二: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把城镇化异化成了强征强拆的“圈地运动”,以不公平的补偿条件强制拆迁村民的房屋和宅基地。针对上述问题,某市人大代表张某深入社区、居民家庭和建筑工地,就强征强拆问题,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并就市民高度关注、意见较大的问题形成议案,提交市人大。
(2)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材料中张某的行为对你有何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千千万万能源工作者发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在艰苦的条件下无私奉献,使我国甩掉了贫油的历史。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王进喜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他带领大家创造的大庆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弘扬以“大庆精神”等为突出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2)年轻一代应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授予莫言世界文学最高奖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有评论家评论说,《红高粱》时期,莫言受拉美文学的影响,明显地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魔幻”启迪,不久之后他就意识到要“逃离这两座高炉”,要创造具有充分的本土性的文学作品。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是古代齐文化的蕴藉之所在,神奇、浪漫,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越到后来,他对艺术民族化的自觉和探索的力度越加强烈,几乎每一部重要作品都有鲜明的创新性。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莫言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不只是国家的目标,也是个人的追求,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的哲学依据,并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说明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在京举行。会议提出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