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我省城镇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省委领导班子通过街区走访、召开民主座谈会、网络民意调查等途径,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形成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议,提交省人大讨论并表决通过,为全省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委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
材料二: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把城镇化异化成了强征强拆的“圈地运动”,以不公平的补偿条件强制拆迁村民的房屋和宅基地。针对上述问题,某市人大代表张某深入社区、居民家庭和建筑工地,就强征强拆问题,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并就市民高度关注、意见较大的问题形成议案,提交市人大。
(2)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材料中张某的行为对你有何启示。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公共财政支持和谐社会建设,说到底是要妥善解决财政如何促进经济中长期持续较快平稳发展问题。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公共财政责无旁贷,但要找准位置,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在尊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弥补市场缺陷和不足。二是公共财政所促进的经济增长应当是公平的、可持续的增长。应克服以往重设施等“硬”投入,轻社会发展与环保等“软”投入的倾向。这就是说,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又要“把蛋糕切好。”
(1)上述材料中的两句话体现了经济学中的什么道理?
(2)谈谈你对做好这两方面工作的认识?
近年来各地文化庙会场面火爆,这与各地区探索发展文化产业的特色之路是分不开的。就发展文化产业而言,上海的路子是“集体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北京市的路子是“民营国有同台竞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广州的路子是“坚持市场导向,凸显产业属性”;深圳的路子是“文化资源和企业资本结合,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互动”;而云南的路子则是“科学合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从辩证法角度说明,各地区探索发展文化产业特色之路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天津滨海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勃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主要靠天津自身的力量和加强区域合作,国务院有关部门也采取有力措施给予支持和帮助,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
什么是实践?实践有哪些基本特征?
“十二五”规划将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受到各界瞩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力量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开展了主题为“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社会各界踊跃提意见,谈建议,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出谋划策。国家相关部委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类汇总。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过程?
(2) 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