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
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 |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
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
到了19世纪中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条件具备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D.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对立 |
社会和谐,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谐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尤其是“三大和谐”的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这些理念反映了人类活动是()
①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追求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②以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为根本目的
③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这表明()
A.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B.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
C.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D.哲学的发展要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
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是基于()
A.我国全面提高了开放型经济水平 |
B.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客观需要 |
C.对外开放需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
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 | B.是不平衡的 | C.是不全面的 | D.实现了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