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

A.5时 B.7时
C.17时 D.19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所给四幅图中,黑点表示乡镇、圆圈表示城市,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 B C D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国际化大都市。回答问题。
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上海市建设浦东新区是因为
①上海市人口出生率高②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③经济发展的需要④解决上海市城市问题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1997年)为第一产业占0.8%,第二产业占62.1%,第三产业占37.1%,这说明

A.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很不发达 B.浦东新区的农业非常落后
C.工业是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D.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区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区域发展阶段

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 B.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大
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 D.整个区域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

图1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之间具有相同的优势和功能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之间均具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东部季风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空间结构 B.发展水平 C.产业结构 D.发展阶段

从丁到丙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