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我国城镇水平变化图和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图。

材料二 我国城镇化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建设缺乏特色。
(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从1978年到2012年的变化特点。(6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社会经济意义。(6分)
(3)结合材料二,列举我国“城市病”有哪些。(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最大的淡水湖是
(2)乙图中A平原的名称是,B平原的名称是
(3)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4)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

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中国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近年来水位骤降,盐碱化加剧,水环境恶化令人触目惊心,已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绿色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

(1)A字母代表的地区是指平原,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2)近年来,图中A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在A平原上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濒危水禽是
(4)图中B即为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请分析其水位骤降的原因及危害。

图1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2为图1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小题。

月份
月平均气温
0C)
月平均降水量
(mm)
1
—7.3
0.5
2
—2.5
0.6
3
5.3
2.5
4
11.7
6.0
5
16.7
13.0
6
20.5
11.0
7
22.4
19.8
8
21.0
28.5
9
15.9
17.0
10
9.4
9.0
11
1.6
1.6
12
—5.7
0.5


根据表中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地区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A.春季融雪 B.春季降水
C.深层地下水 D.冰川融水

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中上游地区工业农业用水量增加
B.臭气层空洞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D.酸雨的危害

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全球气温升高②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泉眼被沙尘堵塞④过量抽取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A.增加移民 B.限制工农业发展
C.扩大耕地面积 D.保育天然植被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    的特点;春季在    河段易形成凌汛。
(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⑴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⑵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
⑶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