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78~2006年我国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生产的MI指数值变化图,图中MI指数值越大,表示农作物空间相关程度(集中程度)越高,即一个地区的某种经济特征变量受到邻近地区同一经济特征变量的影响程度也越大,反之越小。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1978~2006年三种粮食作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稻谷种植区域越来越集中 |
| B.稻谷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小 |
| C.玉米生产的区域化集中程度一直低于小麦 |
| D.区域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最小的是小麦 |
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增长中心明显北移。我国粮食增长中心明显北移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
①南方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生产减少 ②南方地区耕地减少,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产量减少 ③北方大量人口迁入,劳动力增加,促进粮食产量提高 ④随着科技的进步,北方粮食单产提高,耕地面积扩大,使粮食总产大增
| A.②④ | B.①③ |
| C.①② | D.③④ |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
| 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
|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
|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②政治文化区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和青岛市
|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⑥ | D.③④⑤ |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下题。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
|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
|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
|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专家指出,为防御海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据此回答下题。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沿海生态系统,其重要作用在于()
①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
②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③抵挡波浪,防御海啸
④调节水温,降低盐度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红树林生命力极强,涨潮时即使遭受没顶之灾,也数日不死,下列关于红树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海洋能
②红树林生长需要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③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土壤
④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海洋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下图完成下题。
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 B.水源短缺 | C.水土流失 | D.森林退化 |
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A.GPS技术 | B.GIS技术 | C.RS技术 | D.数字地球 |
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走 |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D.一直向东北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