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 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完成以下问题。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甲区域 | B.乙区域 |
C.丙区域 | D.丁区域 |
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
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
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 |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总星系 |
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④⑤⑥ | D.⑤⑥⑦ |
该图为1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图中M为OP的中点,读图回答问题。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时,可能是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冬至日 | D.秋分日 |
29.当地球公转速度为M时,成都地区的昼长大约为
A.9小时 | B.12小时 | C.16小时 | D.19小时 |
当地球公转速度为P时,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
B.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
C.在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
D.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该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时间 |
日地距离 |
角速度 |
线速度 |
1月初(近日点) |
1.471亿km |
61′/d |
30.3km/s |
7月初(远日点) |
1.521亿km |
57′/d |
29.3km/s |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该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时间长度T为
A.1太阳日 | B.1恒星日 | C.1回归年 | D.1恒星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3月14日上午闭幕。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①点附近 | B.②点附近 | C.③点附近 | D.④点附近 |
大会期间,我国昼夜情况
A.昼越来越长 | B.夜越来越长 | C.昼夜平分 | D.昼长大于夜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