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和小明发现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氧气。
(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2)假设小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中,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写出两点):
① ,② 。
(4)根据⑶中要求,你认为 (填"大明"或"小明")的猜想正确。
冬冬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形管内均为品红溶液.
(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滴入适量烧碱,则U形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b端液面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盐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形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Mg、Ti、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a、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Mg和Ag之间。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请回答:(1) 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② 使反应的金属温度相同,③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现象填空:
Ti |
Mg |
Ag |
|
实验现象 |
产生气泡速度缓慢 |
产生气泡速度快 |
无任何现象 |
结论:原假设中________不正确(填“a”或“b”或“a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
(1)加热Fe2O3之前要先通一会儿CO,目的是________.
(2)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提示:CO既不溶于水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3)玻璃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兔首和鼠首均为青铜器(铜、锡合金),某些铜器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曝露在空气中生了铜锈(铜锈俗称铜绿).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
【查阅资料】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依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氧气及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设计与实验】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梁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__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试管字母编号).
【评价与改进】小风认为小梁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应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爆炸.
(2)实验时,在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设计第②个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先点燃第________个酒精灯;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________处的酒精灯加热.
(4)图乙与图甲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反应后可将磁铁悬挂在玻璃管上方,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