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有   (填编号);
a.面粉        b.食盐       c.白糖       d.牛奶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的溶解度   (填“>”、“<”或“=”)乙的溶解度;
②t1℃时,将50克的甲加入到100克的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克;
③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假设水分没有蒸发),则与原溶液相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
(3)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①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②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编号)。
a.大于40℃      b.小于40℃      c.无法确定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A ~ 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试管b和a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B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下列操作不妥的是(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冷却前打开止水夹
(3)若用C装置中无色液体检验氧气中含少量二氧化碳,该反应的表达式;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填“a”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4)D实验观察到: 色高锰酸钾溶液 。得知火柴梗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同学们用燃着的木条代替含硫火柴重复上述实验,目的是

试用“分子”、“原子”或“元素”回答:
(1)酒精易挥发,这表明酒精在作扩散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表明酒精间的距离变大了。
(2)氧保持着氧气的化学性质。铁保持铁单质的化学性质。
(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据图比较分析,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种类改变。

(10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水和氯化钠。以上三种物质中共有种元素。其中醋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个醋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氯化钠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结合成的,其中阴离子符号为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得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3)根据下表中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元素和原子团的符号
Fe
O
CO3
化合价
+3
-2
-2


氧化铁,碳酸钠
(4)在描述水的组成和结构时,可以表述为: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③每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上述三句话: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对应的是,与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应的是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请完成下列填空:
⑴ 在符号 ①Fe2+②2NH3③NO2④2Na+中,“2”的意义各不相同。其中(用序号回答):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B、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的是
C、表示离子数目的是;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⑵ 用化学符号回答: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⑶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
①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
②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的化合反应
③ 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反应

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前要排尽集气瓶中空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E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F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