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浙江四所高中试点“无班级管理模式”(即必修课选课走班改革),很多人的第一反映“这样不就跟大学一样了?”试点被称为“高大上”,原来的班级制度则戴上了“土鳖”的帽子,因为在高中就开启了大学模式,也让人找到了欧美高中给学生更多选择权的影子。但试点也让很多离开校园多年的人感叹,“同桌的你”要成为过去式了吗?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
你对“无班级管理模式”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子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 ,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针对上面材料中妇女的言辞和学生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 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每项不少于15字。)
(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
(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请写一段文字,对春雨进行描写,要求使用比喻和引用的两种修辞手法,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表达对春雨的情感。(不少于200字)
仿写下面这个句子。(你可以把句中的“古园”换成别的地方或别的事物来写,表达的情趣可以是“寂静”也可以是别的什么。)(5分)
古园寂静,你甚至能感到神明在傲慢地看着你,以风的穿流,以云的变幻,以野草和老树的轻响,以天高地远和时间的均匀与漫长。
把下列教材上学过的文言句子和古代诗歌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阅读下面的新闻,然后对其进行点评。(60字左右)
《武汉晚报》 2010年9月15日报道“我是东北人,在汉口火车站下车想问个路,结果别人都指着一个大大的蓝色提示牌不理我,牌上写着‘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方上当受骗’。这牌子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昨日,汉口火车站旁的一块提示牌引起了外地游客的异议。警方表示,车站一带常常发生诈骗案,这属于善意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