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来,中国人在书写西方国家名称时,总加上偏旁(通常是犬字旁),但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情况就显著减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夷”字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是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称为“洋”了。这些变化反映出
①传统“贵华夏”“贱夷狄”观念的转变       ②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挑战
③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④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涌入 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繁重的捐税负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甲午状元张謇被中日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④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A.②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独立的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