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来,中国人在书写西方国家名称时,总加上偏旁(通常是犬字旁),但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情况就显著减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夷”字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是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称为“洋”了。这些变化反映出
①传统“贵华夏”“贱夷狄”观念的转变       ②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挑战
③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④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节制资本”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三民主义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①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④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洪仁玕 B.张之洞 C.严复 D.胡适

《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文学革命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影响

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新的发展”,这是指

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开始宣传十月革命
C.开始系统地介绍了西学 D.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