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下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

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的含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1是一组世界某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风向、地势 C.光热、降水 D.地形、河流

甲地与乙地气候相比

A.甲地温差大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C.乙地降水量大 D.乙地最热时间比甲地早

图10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副高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
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读“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图9(单位:℃)”,完成问题。

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

A.4000、3000 B.6000、7000 C.6000、3000 D.4000、7000

等值线L3的东段大致位于我国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处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处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处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处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问题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
广东
平均值
湖北
平均值
青海
1984年
2.33
5.22
2.51
7.62
4.96
10.26
1997年
1.99
3.85
2.32
5.88
4.17
8.39


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读“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图8)”,回答问题。

导致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的主要原因

A.地形 B.水分 C.光照 D.海陆位置

我国冬油菜和春油菜分界线大致为

A.秦岭淮河一线 B.1月-8℃等温线
C.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400mm年降水量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