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M地区吸引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    )

A.劳动力素质高 B.原料丰富
C.消费市场大 D.用水充足

大型纺织集团在该地区建立“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主要原因是(    )

A.可形成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C.优惠政策多,基础设施完善
D.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技术优势突出

工业转移对该区域的影响包括 (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动城市化进程 ③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
C.城市规模不大,说明其服务功能不强
D.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

1984年12月,闻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写道:“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2亿人!读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17-18题。
材料中,经济学家张五常所分析的农民迁徙过程中,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人口近2亿人,他的说法属于

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B.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   D.以上都不对

有人认为,假如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对此,根据现实和所学内容加以判定

A.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
B.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
C.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有利于经济发展
D.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15-16题

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