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
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最符合当时世界历史潮流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
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均有很大进步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D.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
A.休养生息的政策 | B.限制商人的政策 |
C.禁止经商的政策 | D.反腐倡廉的政策 |
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 |
隋唐时期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①政治统一 ②大运河开通 ③白银普遍流通 ④纸币的广泛流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
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 |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