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此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   )

A.混淆了进步与落后的界限 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
C.历史真相不明,难以评价 D.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
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
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对帝国的扩张也有批评的声音。19世纪的政治家索尔斯里伯爵在1861年抱怨,英国每年支出150万英镑保卫殖民地,“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大英殖民帝国的发家史实际上是走过了一条血与火的路程,竖着三个路标。这三个路标包括:①海盗起步② 战争开路③正当的商业贸易 ④工业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就要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允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可见抗美援朝这一决策主要着眼于

A.打败美国侵略者,顺利解放台湾 B.武装保卫意识形态一致的邻邦
C.大力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D.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