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化学方程式 C+O2
CO2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 |
| 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
|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
|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 C.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降温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会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 g乙,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
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 |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
|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
| D.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
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体皮肤肿痛.下列有关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蚁酸是氧化物 |
| B.蚁酸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
|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 D.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都是原子构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
| B.两种微粒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可能改变 |
| D.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下列图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