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文化,熠熠生辉,如何正确认识、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命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弃其糟粕,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它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发挥其作用,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
材料二: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都可以看到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有人认为:“复苏儒商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当前政府解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2009年各地失业率比2008年有所上升:七成多省份失业率预计超4%,全国26个地区2009年新增就业人数减少近500万,北京失业率连续两年最低。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国家高度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
(2)请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继全国多个城市提高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后,受污水处理成本和居民用水的增加,济南市水价调整听证会2010年12月18日举行,20名代表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进行听证。12月26日,济南市物价局召开发布会,正式将济南市现行的水价由现在的29.5元/立方米上调到3.15元/立方米。
(1)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此次水价上涨的原因。
(2)面对成本价格的上涨,供水企业健康发展不能一味依靠涨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供水企业的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010年1月12日至27日,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广州利用城市标识作为2010年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五只羊分别有五
种不同的色彩,分别象征着珠江、岭南文化、木棉花、白云山和“穗城”,体现了东道国、主办城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代表了广州,体现了友谊、合作、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广州亚运会理念相呼应,表达了中国人民、广州人民对亚运会的期盼。
(1)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创新?(5分)
(2)你认为,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材料一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平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0周年纪念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壮举。“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知识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11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材料二:2011年9月16日,印度和越南政府宣布,将进一步增加两国在军事、贸易投资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在两国外长越南河内的会晤中,越方声称,“全力支持”印度公司在南海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计划。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并希望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
(1)、联系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做到依法治国?
(2)、联系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方表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