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往滴有酚酞的水中通入氨气后,水溶液变红,一位同学用一个大烧杯和两个小烧杯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B中溶液变红了,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

A.排球 B.塑胶跑道 C.钢质单杠 D.尼龙跳绳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刻舟求剑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资料显示,固体NaOH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85
138
203
285

请问:
(1)在下图的甲、乙两条溶解度曲线中,其中表示固体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2)4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OH的质量为   g.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水的电解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将A g的烧碱溶液与B g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混合,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过滤,得蓝色沉淀物和无色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B.滤液的pH一定等于7
C.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A+B)g
D.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只可能为一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