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0℃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0g |
C.t1℃时,将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
D.在tl℃时,甲的饱和溶溶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
某气体可能由H2、CO2、CO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粉末变成蓝色;④最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对该气体成分推断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H2、CO和CO2 |
B.一定含有CO、H2,一定不含CO2 |
C.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H2和CO2 |
D.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CO2,可能含有H2 |
有一瓶30%的某溶液,倒出其四分之三的体积后,再加水到原来的质量,然后再倒出一半体积,所剩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3.75% | B.7.5% | C.11.25% | D.22.5% |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 |
Cu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CaCl2 |
CaCO3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
C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炭 |
D |
H2O |
Ca(OH)2 |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再过滤 |
“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
B.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C.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 |
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氧气作火箭的燃料 | B.氦、氩气作焊接切割金属时保护气 |
C.用胆矾检验水 | D.生石灰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