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有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己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若用乙图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_端导气管进入瓶中(填字母)。
(6)根据上述分析和选择可知,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否则 ;
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 乙(填"<"">"或"=")。
(2)m的取值范围 。
(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
C.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 。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 。
(2)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 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 (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 [填写序号)。
①Al 3+
②Al 3+、Fe 2+
③Al 3+、Fe 3+
④Fe 2+、Cu 2+
⑤Al 3+、Fe 2+、Cu 2+
已知A、B、C、D、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X为大气循环的气体。
(1)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则X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则X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阅读科普短文
稀土材料
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的钪(Se)、钇(Y)以及铜系元素。这些元素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外形像泥土,而且又稀少,因而人们喜欢称它们为"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若与其他元素结合,便可组成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新型材料,且性能会有较大提高,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稀土元素的镧(La)、铈(Ce)、镨(Pr)、钕(N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稀土元素的化合物还是生产特种玻璃和陶瓷的重要原料。如将三氧化二铈(Ce 2O 3)加入玻璃中,可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学玻璃,用于生产精密的光学器材。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中可得出,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 。
(2)铈元素的质子数是 。
(3)三氧化二铈(Ce 2O 3)中Ce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4)三氧化二铈(Ce 2O 3)的用途是 。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分别称量下列两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a.大理石和稀盐酸 b.NaOH溶液和Na 2SO 4溶液
(2)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一。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 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观示意图如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A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②C分子中原子的质量比N:O=
③该反应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
④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填标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