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在《时间都去哪儿了》质朴的旋律中,有人想到赵薇的“致青春”,追忆我们逝去的青春韶华;有人想到父亲母亲,深深皱纹浓浓亲情;有人想起胡风创作的《时间开始了》,燃起热情与希望,脚步从容,重新出发……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写一个片段,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天气的闷热和人物的心情。
要求:(1)、不出现“闷热”字样;(2)、以景物描写为主,有人物的心理描写;(3)、运用比喻、拟人、夸张中的两种修辞手法;(4)、不少于200字。
“寻”是追求,是反省,有人寻根,有人寻友,有人寻享受,有人寻奋斗,有人寻流失的人格,有人寻未来的理想,可以说,我们一生都在寻寻觅觅。请以“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儒家在关于人的本性方面有两个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告子却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
你对以上观点有何体验和见解?请自选其中的一个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歌声能穿透任何事物,那便是心灵的歌。在我们的心中,就不停回响着这极富穿透力的歌声,久久不能散去。
请以“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年事渐长,慢慢懂得了一点道理,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却是各自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
——梁实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