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岭南江行④
柳宗元
瘴江②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睛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③巧伺游人影,飓母④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①此诗作于元和十年,作者因谗被贬柳州。②瘴江: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这里的江河为瘴江。③射工:即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④飓母:飓风来临前天空出现的一种云气。请简要分析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四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请比较“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句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新城道中①(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释:①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旧历二月视察杭州属县,自富阳经过新城(今富阳新登镇)时所作。 ②新城——宋代杭州的一个属县,在今浙江省富阳。 ③絮帽——丝绵帽子。
④铜钲——古代一种铜制的乐器,又名丁宁,形状像钟,打击发声。这首诗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尾联紧扣哪个字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渐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4分)
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辛弃疾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②,且休休3,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①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时。②书咄咄:典出《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感,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③休休:典出《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四《司空图传》。司空图隐居中条山王官谷,作亭名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词蕴含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下列对《赤壁怀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起句“大江东去”出语不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气势,并且同样不事雕琢,脱口而出,显示豪放派词章的本色。 |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对仗工整,动静结合,既是实写眼前景色,又是摹写古战场境况;“卷起千堆雪”,形象如画,力夺千钧。 |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赞颂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叙述中融入抒情。 |
D.全词选景择事,遣词造句固然很豪放,但结尾却透露出消极色彩。“早生华发……人生如梦”,全然没有豪放不羁的气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