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东或西)半球。欧洲位于 (北或南)半球。
(2)赤道横穿的大洲自西向东依次有______洲、 洲和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寒带的是 洲。
(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A 洋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 假说。
(4)①__________山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亚洲东临 洋。
(5)形成②山系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浪冲刷 | B.板块运动 |
C.人类活动 | D.太阳照射 |
【山野实践 享受生活】“浪山”是近年来在青海等地区盛行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每到初夏时节,人们约上三五好友,携家带口一起去“浪山”。在山野绿水间支起一顶顶帐篷,煮羊肉,揪面片,载歌载舞。仰高山,临溪水,拥抱自然,享受生活。小宁一家人计划近日去某地“浪山”。图1为该地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小宁查阅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资料卡(图2),请将卡片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资料卡信息,请选出适宜出行的日期,描述其天气状况,并说明适宜出行的理由。
(3)请你在上图①②③地中为小宁一家选择一处支帐篷的地方,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4)如今都在提倡文明“浪山”。小宁一家在“浪山”结束后,将所有垃圾打包带回。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文明“浪山”的行为?
【命运相连·守护家园】
项目主题: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项目背景: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每年能够释放全球百分之二十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开发,使热带雨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针对此问题,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探究如何合理地对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开发与保护。
任务一 收集资料
材料一:巴西的热带雨林分布图(图1)和气候资料图(图2)。
材料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示意图(图3)。
(1)读图1,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
任务二 分析探究
热带雨林不仅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动植物王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为全球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2)当地人为了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开发和利用热带雨林的方式有哪些?
每年随着南美洲进入旱季,热带雨林起火达到高峰期,容易引发火情,这也是导致巴西热带雨林面积缩小的原因之一。
(3)观察气候资料图(图2),推测亚马孙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的月份。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建设城镇……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4)根据材料二,分析破坏热带雨林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任务三 成果展示
据悉,热带雨林的面积已经比原来缩小了大约1/5,热带雨林的保护已迫在眉睫。为保护好热带雨林,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近年来巴西政府已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世界其他各国也在积极行动中。
(5)请你为保护热带雨林提出一些建议。
【南来北往·畅游华夏】生活在广州的小西寒假打算去北京旅游,为了解更多南北方的不同,小西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咨询。下图示意二人对话场景(图1)。
(1)查阅资料:作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有着诸多的地理意义。小西查阅资料,绘制笔记(图2)。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方框补充完整。
(2)衣:从图中人物在户外的穿着可发现,此时北方人衣着比南方人厚实,这是因为北方____低于南方。
(3)食:相比于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更爱吃大米,这与南方地区的哪些因素有关?
(4)住:请分析北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的原因。(从气温和降水方面作答)
(5)出发准备:据以上了解,小西准备了以下几样物品。请任选一件,并说明理由。
厚衣服;加湿器;溜冰鞋
【山宗水源·大美青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家乡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都独具特色。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要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着手,来认识家乡的地理特征。
【知位置,开启青海之旅】
(1)请在中国行政区划图(图1)中参照祖国宝岛台湾省的画法,用阴影画出青海省的范围。
【探自然,寻觅山水之源】
(2)读青海省地形图(图2),你认为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可以反映青海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填写一项即可)
项目 |
要素1 |
要素2 |
要素3 |
…… |
名称 |
气候 |
地形 |
(3)请在以上自然地理要素中任选其一,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青海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话人文,探索民俗之美】
(4)青海省东部的河湟谷地农业生产条件好,美食丰富,如酸辣里脊、狗浇尿、尕面片等。请从气候、地形、河流等角度,分析河湟谷地适宜农业生产的条件。(任选其一作答)
【献计策,畅想未来之路】
(5)请从产业、交通、旅游、文化等方面任选一项,为青海省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东北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两地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渠道。
材料二 图1为青藏地区略图,图2为东北三省及周边区域略图,图3为湿地生态效益示意图。
【“冷资源”—“热经济”】
(1)青藏地区主要受____________因素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冬季寒冷。两地“冷资源”丰富,积极发展冰雪旅游,不断催生“热经济”。
【新能源—好“风”“光”】
(2)近年来,青藏地区的塔拉滩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逐步探索出“光伏+牧场+生态”的绿色发展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东北三省铁路网稠密,分布着普速铁路干线A____________线,这里有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近年来,部分地区大力发展风电,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为东北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护湿地—筑屏障】
(4)三江源地区有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两地在湿地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图3写出一点湿地的生态效益____________。
(5)湿地关系到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请写出一条保护湿地的措施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