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① 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 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下图为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回答问题。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A曲线表示自然资源的变化趋势 |
B.B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长的变化趋势 |
C.B曲线表示21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但到了中叶有所好转 |
D.C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 |
“解决全球变暖,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协调性原则 |
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
B.彻底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 |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
D.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 |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能源生产量排序正确的是()
A.东部>中部>西部 | B.中部>西部>东部 |
C.中部>东部>西部 | D.西部>中部>东部 |
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意到匹兹堡落户的主要原因有( )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劳动力素质太低 ③地价上涨 ④公共设施不齐全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匹兹堡被称为“知识城”是处于区域发展的( )
A.初期阶段 | B.成长阶段 |
C.转型阶段 | D.再生阶段 |
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其真正含义是()
A.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环境问题 |
B.已经出现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
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
D.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
关于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
③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产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④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日本是太平洋西岸岛国,英国是大西洋东岸岛国。据此完成:关于两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的领土都由四大岛组成 | B.两国的海岸线都十分曲折 |
C.两国的气候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 D.两国矿产资源都十分缺乏 |
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工业布局类型均属临海型 | B.两国工业布局类型均属资源型 |
C.两国的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 | D.两国的渔业都比较发达 |
近年来日本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 ( )
①技术密集型 ②劳动力密集型 ③资源密集型 ④知识密集型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 |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回答问题。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
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 |
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
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 |
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 |
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