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题。
5月—10月 |
11月—次年4月 |
|||
平均气温(0C) |
降水(mm) |
平均气温(0C) |
降水(mm) |
|
甲地 |
27 |
1650 |
25 |
22 |
乙地 |
27 |
890 |
26 |
77 |
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之间 | B.15°N~20°N之间 |
C.25°S~30°S之间 | D.25°N~30°N之间 |
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 B.盆地 | C.丘陵 | D.山地 |
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图中P处以南海岸线曲折适宜建港,但目前少大港。其原因可能是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 B.资源贫乏,环境人口容量小 |
C.山脉直逼西海岸,经济腹地小 | D.纬度较高,封冻期长 |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回答题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 B.技术水平较高 |
C.消费市场较广 | D.资金较雄厚 |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 B.交通运输 |
C.研发能力 | D.环境质量 |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 B.甲国的环境质 |
C.乙国的就业率 |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
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A.①亚热带农作物②小麦带③玉米带④棉花带 |
B.①玉米带②小麦带③棉花带④乳畜带 |
C.①棉花带②乳畜带③小麦带④玉米带 |
D.①棉花带②乳畜带③玉米带④小麦带 |
右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回答题: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
A.亚寒带针叶林 | B.热带雨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
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
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
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
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所在地形区易出现寒潮天气 |
B.②处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
C.①处受寒流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 |
D.④处北部铁矿储量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