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乙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甲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该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乙图中的( )
A.b ① | B.a ② |
C.e ③ | D.d ④ |
有关甲图中岩石类型和地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红色砂砾岩是沉积岩 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作用 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8.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烟雾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⑦大脖子病⑧富营养化⑨克山病⑩泰姬陵汉白玉上的斑点
A.②⑥⑩ | B.④⑦⑧ | C.①③⑤ | D.⑥⑦⑨ |
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4~7题。
4.图中箭头表示环境反馈作用的是()
A.Ⅰ B.ⅡC.ⅢD.Ⅳ
5.图中数字代表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生存空
间、物质和能量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6.根据右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具有提供无限地物质能量、消纳废气物的
能力
B.如果人类向环境过度排放废弃物,将引发环境问题
C.如果过度索取物质能量,那么环境的反馈作用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D.人类依赖并改造着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7.要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形成的正确环境伦理观有( )
①尊重自然 ②善待自然 ③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④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强,地理环境全面恶化 |
B.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 |
C.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
D.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稳定 |
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该仓库将存放几乎世界上所有农作物的种子,而这些种子是农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不断通过选择育种的方式培育而成的。回答23~25题。
23.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24.修建“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的目的不是
A.保护农作物的基因多样性
B.避免因战争、自然灾害、事故、管理不善等
造成农作物物种灭绝
C.防止气候变化造成的农作物物种减少
D.囤积粮食,以防战争、自然灾害的威胁
25.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将参与仓库的建造,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和平共处原则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1.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22.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