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引起了空气的水平运动
B.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形成
C.全球气温有可能变暖
D.泥石流和滑坡现象的发生

以下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地热能 B.核能
C.煤炭、石油 D.潮汐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1~4题。
1.有关一个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人口数量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C.资源越丰富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越大D.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2. 我国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 青藏高原B. 珠江三角洲 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 D.东北平原
3. 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是
A. 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举措,有利于协调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D.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下图是“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比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甲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乙国 
C. 甲国比乙国的劳动力缺乏D. 乙国比甲国的出生率低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8~9题。

1.由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A.图中河流的流向是先向南,再向西南B.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500米
C.图中河流径流量丰富且全年稳定D.该地区容易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
2.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最终没有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的是
A. 海平面上升 B. 粮食减产 C. 物种灭绝D. 火山地震
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会降低②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①发展低碳能源经济②提高植被覆盖率
③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在利用下列资源时,应特别注意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或寻找新的替代品的是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水资源

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