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
A.一个恒星日 |
B.一个太阳日 |
C.23时56分4秒 |
D.24时3分56秒 |
人类开发是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被砍伐关系图”(图3),回答问题。人口增长与雨林被砍伐的关系是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不相关 |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
C.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
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
图2中甲处有一湖泊,乙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读图回答第问题。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过度放牧 | B.气温变化 |
C.地形起伏 | D.过度樵采 |
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
该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不可能是
A.土地荒漠化 | B.次生盐渍化 | C.沙尘暴 | D.酸雨 |
2011年7月25至26日,图1所示区域出现了高温,其中黑色越深表示温度越高,局部地区高达40℃以上。能快速监测高温区域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遥感 | D.数字地球 |
2008年7月31日,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京发布,全国共划分了216个生态功能区。据此回答问题。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区域 |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
C.有计划地对区域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
关于上述生态功能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
B.各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
C.各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范围 |
D.各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
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是()
A.发展问题 | B.人口问题 | C.资源问题 | D.污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