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 B.湿润 |
C.寒冷 | D.炎热 |
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
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1-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
B.从a→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
C.市区边界应在d线处 |
D.城市主干道为环行道路网 |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选择厂址的最佳位置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A.喜高温多雨 | B.喜阴冷潮湿 | C.耐高温干旱 | D.耐低温干旱 |
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洋流 | C.海陆轮廊 | D.地形 |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 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
具体地区 |
年生产量(万吨) |
可载人口量 |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长江中下游 |
88 600 |
22 000 |
395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水污染、水浪费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