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岩石圈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由岩石构成,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
该图为“某国玉米生产分布”图。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问题。关于该国玉米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
B.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
C.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
D.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 |
在该国玉米种植期,下列现象最有可能的是
A.甲地正值少雨季节 |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
C.美国中央大平原正值冬小麦收获季节 |
D.中国油轮从中东返航经北印度洋顺风顺水 |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该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浙江丘陵 |
>60% |
成都平原 |
<40%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
<5%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
A.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是因为该地蒸发量小 |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
C.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一般大于平原地区 |
D.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对其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A.森林植被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大 |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
C.径流系数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不会产生影响 |
读某大洲沿60°W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关于图示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
B.地形单一,平均海拔高 |
C.地势起伏大,山地丘陵为主 |
D.中间高两边低,河流呈放射状 |
关于①、②地地质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
B.均不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较稳定 |
C.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
D.②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岩浆活动和地热 |
该图为玉山植被垂直分布与北半球植被分布图,其中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读图回答问题。某登山者从海拔500米到1900米刚好走过常绿阔叶林,如果是在水平陆地上要完全通过常绿阔叶林理论上至少要走约
A.550千米 | B.1000千米 | C.1500千米 | D.1800千米 |
对树线高度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A.经度位置 | B.纬度位置 | C.海拔高度 | D.降水量 |
该图为某地理事象的百分比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若统计图为我国某省(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结合所学知识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下列与此结构最相符的省(市)是
A.天津市 | B.江苏省 | C.海南省 | D.山西省 |
近年来,重庆采取多项措施,环境质量大为改观,并于2010年当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若统计图为重庆市“主城区污染物排放比例变化图”,a表示可吸入颗粒物,b表示氮氧化物,c表示二氧化硫。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a持续减少、b持续增加的原因可能有
①.能源结构的调整 ②.私家小轿车的迅猛发展
③.城市森林覆盖率提高 ④.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⑤.重化工业迁出主城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