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A.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不改变 |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降低 |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 |
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 )
A.精原细胞 | B.卵原细胞 |
C.初级精母细胞 | D.次级卵母细胞 |
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着丝点已分裂),细胞内不可能含有()
A.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
B.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
C.44条常染色体+YY性染色体 |
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
黄粒(A)高秆(B)玉米与某表现型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秆占3/8,黄粒矮秆占3/8,白粒高秆占1/8,白粒矮秆占1/8,则双亲基因型是()
A.aaBb × AABb
B.AaBb× Aabb
C.AaBb ×AaBb
D.AaBb × aaBB
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到F1, F1自交产生F2,F2中表现型与F1不同的个体占()
A.l/16 | B.2/16 |
C.7/16 | D.9/16 |
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
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 |
C.Ⅰ1与Ⅱ2基因型一定不同 |
D.Ⅱ1和Ⅱ2基因型一定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