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微博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 )
A.它已成为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
B.旧的传媒已经被新的传媒所取代 |
C.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
D.文化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 |
(2008·广东六校联考)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 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
(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 2009 年 2 月 14 日,台北故宫院长率团来到北京,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商谈加强两岸文物合作交流事宜。这种文化交流()
A.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民族特征 |
B.体现区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
C.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 |
D.有利于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
(2009.福建一模)“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 )
A 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 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越来越重要 D 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2009·江苏兴化冲刺)抗四川汶川发生8.O级地震,全国手机报在第一时间向手机用户发布了这一重大灾难事件。在震区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手机媒体配合传统媒体担当了报道灾情的重任,表现出强大的优势。抗震救灾手机报道,力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灾难中的人性美。在阅读手机报时,人们都被感动着。震救灾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③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体,具有世界性和永恒性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