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
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
下列四幅图,是汽油机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图,以下按照从“吸气—压缩—做功—排气”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丙丁甲 | C.乙甲丁丙 | D.丁丙乙甲 |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刚好贴在水面的玻璃离开水面时.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及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主要是因为玻璃上沾有水珠变重了 |
B.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
C.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
D.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是因为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的缘故 |
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 |
C.划火柴 |
D.将食物放在冰箱中冷藏 |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
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 |
C.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
D.因初温不知道,无法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