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有什么个人得失不能抛弃吗? |
B.我和他是两所学校的学生,记得我认识他的时候,大家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
C.上海市对贵州省的援助的早有准备的。 |
D.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
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
B.《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战国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 |
C.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冰心《繁星》和《春水》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赞美大自然的小诗里,我们会发现诗人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还会发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
D.《朝花夕拾》里,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生花妙笔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赞赏之情。 |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鱼我所欲也》就出自这部作品。 |
C.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主要剧种包括京剧、昆剧和黄梅戏。 |
D.冯骥才是我国当代作家和画家,他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珍珠鸟》《俗世奇人》。 |
在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老师讲述了三个爱国故事。请根据下列描述,将篇名补充完整。
⑴“少年横卧在草地上,露出苍白的笑脸,好像是听到许多人的称赞,很满足于自己为国牺牲!”(《少年 》)
⑵“见少年跑了一会儿,忽而把脚步放缓,只是跛着走,及再重新起跑,力就渐渐减弱,坐下休息了好几次。” (《少年 》)
(届中考山东日照卷)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编撰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
B.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等。 |
C.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可直接参加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
D.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说法有举、拜、陟,如“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的意思;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的意思。 |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写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远处的南山悠然映入眼帘,表现了陶渊明辞官后的闲适心情。 |
B.《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写诗人听到人们晚上唱起告别的歌曲,看到人们折柳相赠,不由得产生归隐田园的情思。 |
C.暮春时节,花儿凋零,燕子归来。面对此景,词人晏殊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表达了自己伤春惜时之感。 |
D.宋代词人辛弃疾登高望远,看到江山雄伟壮丽,江水奔流不息,想到古代纵横驰骋的英雄人物,感慨万千,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 |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