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
B.君主派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中国近代思潮的主流,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表达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立存在 |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
C.某一时期可能几种思潮并存,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
D.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 B.反对尊孔复古 |
C.捍卫《临时约法》 | D.倡导科学精神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
A.为官清廉正直 | B.关心人民疾苦 |
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 D.主张开眼看世界 |